產(chǎn)品中心
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研究人員共同發(fā)出了一項倡議,這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鑒定研究用抗體的方式。相關文章發(fā)表在2月5日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研究員Andrew Bradbury說:“我們提出,就像基因一樣,抗體也應由它們的序列來定義,并且它們應該是在細胞系中重組生成。”
根據(jù)編碼各種亞基的序列來參考每次檢測所用的抗體,它們的濃度和標準化實驗緩沖液,可以讓全世界的研究人員能夠在相同條件下使用具有相同親和力的抗體。
一種抗體或結合試劑的序列,是該試劑的最終“條形碼”,其確保了每個人都能夠使用相同的試劑來檢測同一目標。導出這一條形碼涉及到從體外文庫中挑選出一些抗體,或是克隆及測序來自雜交瘤的抗體基因等工作。這將要求對抗體供應的模式作出重大的改變。
抗體是可以幫助機體識別與中和細菌、以及對免疫系統(tǒng)發(fā)起的其他攻擊的一類特殊蛋白質,科學家們一直利用它們來作為特異的結合試劑??贵w質量控制和精確識別是那些有著序列測定和重組表達需求的研究者們一直努力尋求解決的問題。Bradbury指出,不同于基因、寡核苷酸、質粒、重組蛋白等,抗體是生物學研究中唯一沒有在序列水平上進行定義的廣泛應用試劑。
研究人員注意到,所有抗體的質量因制造商不同而存在巨大的差異,大多數(shù)抗體很少進行驗證,批次間差異極為常見。
并且,批量產(chǎn)品附帶的證明文件質量同樣差異巨大;甚至提供的證明文件往往并不對應提供的批次。
“為了杜絕由于缺乏驗證和鑒定所造成的對材料、研究人員時間以及金錢的巨大浪費,必須要根據(jù)它們的序列來定義抗體,并且要在標準條件下進行重新生產(chǎn),”作者們指出。這里的“重新”生產(chǎn)是指采用一些不涉及動物免疫的方法來從頭生成抗體或其他結合試劑,而非基于免疫接種生成的克隆抗體。
例如,多克隆抗體的生產(chǎn)是通過將一種蛋白質注射到動物體內,然后提取出響應這一免疫蛋白動物血液中生成并攜帶著的抗體。各種各樣的抗體并非高精度,只有0.5-5%的產(chǎn)物是想得到的抗體,可對初始目標產(chǎn)生反應。其余的都是原本存在于動物血流中的抗體,表明了動物以往的免疫應激。漫無目的地收獲如此多錯誤的抗體,使得生成了一些特異性較差的抗體,由此造成了研究領域的浪費。
“我們建議,借助一種體外方法來生成抗體,這樣根本不需要使用動物,重要的是還將直接生成具有已知序列的分子,”Bradbury說。
閱讀: 2016-03-01 17:32:35